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970年代大武崙工業區各區區別位置圖〉

  〈大武崙工業區各區區別位置圖〉,推測繪時間應為1969年-1972年間(民國58年-61年間),地點在安樂區大武崙段山坡地(基金二路旁)。由基隆市政府測繪。

  〈大武崙工業區各區區別位置圖〉,扼要地畫出工業區邊境、道路、水溝等,並概略地分劃出4區域,附有指北的圖標、以及「往金山」、「往基隆」等註明。

 

  根據中央經濟政策,基隆市政府在1969年(民國58年)勘選市郊大武崙段山坡地,計面積29餘公頃,編劃為工業用地。自報奉行政院核定後,即依法規定地價、與公告限制使用等措施;在1971年(民國60年)10月間,承經濟部工業局的推介,與國營事業中華工程公司以合作方式簽約、開發。

 

  本工業區絕大多數為私有土地,必須依法辦理徵收。1972年(民國61年)4月11日依法公告後,召開地價補償協商會議、及地上物查估等工作。迄公告期滿後,計發放地價14,011,368.99元、建築物1,848,742.90元、農作物184,500.90元、墳墓139,500.00元、其他魚苗及房租補助等82,120.00元,總計各項補償為16,266,232.79元。

 

  本工業區原屬不宜農耕、或建築的低窪坡地。經利用沿山挖土30餘萬元,填高整平,並改道大排水溝,完成鋪設區內幹線道路、安裝水電、美化環境等工程,計畫將有助於一般輕工業投資的發展,廠商將不再受高價土地使用的限制,同時能擴大勞工就業,增加地方稅收。

 

  1973年(民國62年)10月,共投資新臺幣4,500萬元,提供建廠用地23.244公頃、公共設施用地5.7公頃;服務中心於1974年7月成立。污水處理廠於1980年(民國79年)6月完成。

 

  大武崙工業區,為一綜合性的工業區,設廠者都是中小企業,有金屬機械業、運輸遊艇工具業、木竹製及非金屬製造業、塑膠化學業、倉儲業、印刷製紙業、食品業、電子電機業、其它等產業進駐。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圖片來源】 成安愚等,1976年。《基隆市年鑑──第四輯》,頁:玖20。基隆市:基隆市政府民政局。基隆文化局提供   //   【參考書目】 1.成安愚等,1976年。《基隆市年鑑──第四輯》,頁:玖20。基隆市:基隆市政府民政局。丘國宣於2019年8月8日引述編撰 2. 陳世一,2001年12月。《基隆市社區環境特色調查手冊》,頁:144。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丘國宣於2019年8月8日引述編撰
  • 撰寫者
    丘國宣(亞洲數位典藏)
  • 創作者
    基隆市政府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資料使用語言
    繁體中文
  • 媒體類型
    圖稿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