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895年基隆市區圖〉

  〈1895年基隆市區圖〉,繪製於1895年(光緒21年/明治28年)。圖稿左邊,有註記辨明北方的圖示。

 

  現屬仁愛區的大基隆、中正區的小基隆,尚未經過市區改正計畫、規劃成平行海岸線的棋盤式街道。

 

  基隆地區至1723年(雍正元年),始有漳州人由八里坌、經金包里移居於牛稠港虎仔山腳,從事漁撈。後人口漸增,乃擴至崁仔頂街。1815年(嘉慶20年)在崁仔頂街新建「慶安宮」,市街逐漸擴延而陸續有新店街、石牌街、新興街、草店尾街等。這些市街位於基隆港灣底處,也就是舊稱的大基隆。

 

  小基隆山至鼻仔頭一帶的山麓聚落,即被稱為哨船頭街。日治時期的築港工程,將小基隆山、鼻仔頭、鱟母島之間的海芋填為新生地,這一新生地,成為日本的商業區、住宅區。

 

  〈1895年基隆市區圖〉中的基隆港岸,因尚未經過築港工程,因此港岸曲折;而鱟公島、鱟母島也尚未被鑿除、填築海埔新生地。牛稠港河口有清治時期完成的劉銘傳鐵路段,並仍有大片綠地覆植牛稠港下游沿岸。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圖片來源】 洪連成,1979年12月。《基隆市志──卷十八:風俗篇》,頁:24-25。基隆市:基隆市政府民政局。基隆文化局提供   //   【參考書目】 1.洪連成,1979年12月。《基隆市志──卷十八:風俗篇》,頁:24-25。基隆市:基隆市政府民政局。丘國宣於2019年8月6日引述編撰 2. 陳世一,2003年12月。《港都雞籠‧文化出航》,頁:31-43。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丘國宣於2019年8月6日引述編撰 3. 安嘉芳等,2004年6月。《基隆市老照片調查成果報告書》,頁:44-45。基隆市:基隆市文化局。丘國宣於2019年8月6日引述編撰 4. 安嘉芳等,2004年6月。《基隆市老照片調查成果報告書》,頁:11-13。基隆市:基隆市文化局。丘國宣於2019年8月6日引述編撰
  • 撰寫者
    丘國宣(亞洲數位典藏)
  • 創作者
    不詳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895
  • 資料使用語言
    繁體中文
  • 媒體類型
    圖稿
  •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