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971年基隆市人口分佈圖〉

  〈1971年基隆市人口分佈圖〉,繪製於1971年(民國60年),由基隆市政府民政局編印。

 

  〈1971年基隆市人口分佈圖〉,在地圖上註明桶盤嶼、千疊敷、和平島、大武崙、瑪陵坑等地標,並於圖表右側列出「一個點代表100人」、「市界」、「區界」、「里界」等圖說,圖表左側則附上方位註記、比例尺。從黑點(人口)密布在基隆港週邊,看得出基隆靠海經濟的民生脈絡。

 

  1946年,基隆市僅有5個區,1947年(民國36年)新增七堵區,1949年(民國38年)又從七堵區分出暖暖區,始有現轄的7個區。以1946年(民國35年)、1956年(民國45年)、1966年(民國55年)這3個10年來說,均以仁愛區人口最密,中正區次之,中山區位居第三。

 

  至1971年(民國60年),仍是仁愛區人口最密,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達約18,620人,相較1946年(民國35年)增加2倍;其次卻為中山區,人口密度達每平方公里約8,149人,相較1946年(民國35年)增加6倍;中正區則改居第三,人口密度達每平方公里約6,604人,相較1946年(民國35年)增加4倍。仁愛區、中山區、中正區,皆是基隆港週邊的行政區域。

 

  1971年(民國60年)的基隆市,各區共有156里,2,192鄰,65,432戶,329,284人,其中男性有175,640人,女性有153,644人。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圖片來源】 洪連成、黃素貞,1989年6月。《基隆市志──卷四:戶口篇》,頁:164。基隆市:基隆市政府民政局。基隆文化局提供   //   【參考書目】 洪連成、黃素貞,1989年6月。《基隆市志──卷四:戶口篇》,頁:142-164。基隆市:基隆市政府民政局。丘國宣於2019年8月1日引述編撰
  • 撰寫者
    丘國宣(亞洲數位典藏)
  • 創作者
    基隆市政府民政局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971
  • 資料使用語言
    繁體中文
  • 媒體類型
    圖稿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