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清善堂公所」,成立於1963年(民國52年)8月4日,由王知常重新招集教友、創辦,租用民房地點,在仁愛區厚德里三坑巷6號之1(今龍安街198巷內)。為理教的教務機構,尊儒家之禮、佛家之法、道家之行。
1949年(民國35年),中華民國政府在國共內戰失利,因而將政府遷台,理教信徒多人也隨政府來臺。1951年(民國40年)2月召開會員代表大會,趙東書膺選首任理事長,並指出總領正張鶴亭大法師仍在中國共產黨控制的中國,吉凶未卜,教務不能廢弛,而後宣示就總領正法位,繼承法統,並輔導全臺各地籌設理教堂公所。
基隆市的理教教務,早在1955年(民國44年),由天津市籍蕭魁陞招集教友,籌理教分會,設於仁二路河北同鄉會內。不久因蕭氏逝世,教務停頓。
1963年(民國52年)起,王知常與教友合力籌建永久公所;1969年(民國58年)建築寬敞的新公所,同年4月5日,迎請聖宗古佛遷入信義區東光路32巷1號新址。
「基隆清善堂公所」,當時的正殿佛像為主神聖宗古佛,即觀世音菩薩法像;陪神為文殊、普賢、前為善才,後為龍女。左殿為教宗楊來如(明末進士,理教尊稱為楊祖)法像,右殿為第二代教宗尹來鳳法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