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槍殺(社會現象)

槍殺,定義為「使用槍枝的殺人行為」。

我國殺人罪並沒有舉例使用何種方式殺人,比如刀殺、毒殺、開車撞擊等,刑度或刑罰種類會隨之不同,因為殺人樣態繁多,一一舉例可能無法涵蓋所有樣態,故其實我國刑法並沒有槍殺這種類型。

但槍殺仍可以用來描述社會案件類型,這類案件除了可能涉及殺人罪,另外有疑問的是,有沒有可能另外成立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第8條第4項及同條例第12條第4項等罪?依我國實務見解,若行為人是為了殺人而持槍彈,則僅論以一罪;若本來即持有槍彈,後來另行起意而殺人,則可能成立數罪併罰行為人。

1987年1月21日,臺灣首次發生立委遭槍擊案件。當日晚間9點左右,立委蕭瑞徵及其妻林品貝在住處遭人開槍襲擊,蕭瑞徵送醫急救後仍然死亡。經警方調查夫妻兩人與他人的各種紛爭後,鎖定當時與蕭瑞徵結怨的包商李金原。李金原最終於高雄遭逮捕,證實兩人因金錢糾紛萌生殺機,最後李金原也因法官認為情堪憫恕,從死刑改處無期徒刑。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刑法 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
  • 撰寫者
    吳玟嶸
  • 創作者
    吳玟嶸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年代不明
  • 媒體類型
    其他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