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畏罪自殺

畏罪自殺,定義為犯罪後因懼怕法律刑責,或難逃道德良心譴責,而自裁。

關於是否畏罪自殺的認定,實存有疑慮,因除了涉嫌賄選後,燒炭自殺的嘉義市議員廖天隆在遺書中寫道「不是畏罪自殺,是以死明志」,排除其畏罪自殺的可能性外,歷史上犯罪自裁者多無留下遺言亦或記錄,畏罪自殺多為事件後警方的猜測。

記載最早的畏罪自殺,可能是五代十國大將李守貞父子舉兵叛國,兵敗自殺一事,《新五代史.卷二十.周世宗家人傳第八》:「崇訓知不免,手自殺其家人,次以及后,后走匿,以帷幔自蔽,崇訓惶懼求后不得,遂自殺」。

其他有關警方認定為畏罪自殺的案件,如「五股箱屍案」,1976年9月22日,臺北縣五股鄉(今新北市五股區),發現了裝有女性屍身的行李箱。經歷一場強行逼供的冤獄後,警方才查獲死者為林菊,破獲死者身分後,犯罪嫌疑人黃正雄(林菊姊夫)於2月21日在海濱服毒自殺。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自由時報,網址: https://reurl.cc/QpELYo
  • 撰寫者
    方子慈
  • 創作者
    方子慈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媒體類型
    其他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