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武庠

武庠為明清科舉制度中府、州與縣學生員的別稱,古代學校稱為「庠」,故學生稱為「庠生」,亦稱為「秀才」。其中經過文科舉的生員稱之為「文庠」,武科舉的生員稱之為「武庠」。

清代武科舉分鄉試、會試及殿試三級。鄉試分三場,首場考馬射,二場考步射及技勇,合稱外場,三場默寫武經。會試亦分三場,內容與鄉試相同。殿試於太和殿舉行,皇帝親試。

先試馬步射,馬射二回六矢,中三為合。步射九矢中五為合。之後比併力氣,包括拉硬弓、舞刀、舉石。弓分八、十、十二力;刀分八十、一百、百二斤;石分二百、二百五十、三百斤。合格者才考筆試。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林駿騰
  • 創作者
    林駿騰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年代不明
  • 媒體類型
    其他
  • 時間分期
    清代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