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亭集》手稿,為張添進所著,創作時間為1929年(昭和4年),收錄於《破浪吟草~張添進先生別集》第131至189頁,此書於2001年(民國90年)10月出版。內容為張添進於1929年(昭和4年)創立鐘亭會,並輯錄與會好友的創作,編輯成冊,命名《鐘亭集》。
因當時臺灣為日本所統治,張添進心有懷抱,卻無法實踐,曾赴中國遊歷,在〈鐘亭集小引〉中,作者提到自己自中國返台,有感於物是人非,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創立鐘亭會,約定時間聚會創作,所作之詩文集結成《鐘亭集》,藉由創作抒發心境。
與會成員包含李春霖、周士衡、張添進、張鶴年、黃梅生、楊靜淵、蔡清揚、蕭子澄等人,除了個別創作外,在第一期到第十二期的作品則是訂一課題,由成員們接續而作,將作品完成。
並另有〈鐘亭初春集擊鉢錄〉、〈鐘亭秋集擊缽錄〉、〈鐘亭春集擊缽錄〉、〈鐘亭裩集擊缽錄〉、〈壯棄齋詩畸錄〉、〈紅菜庵詩畸錄〉、〈草香廬詩畸錄〉、〈醉嘯居詩畸錄〉等不同標題著作收錄其中,並摘錄報紙刊載內容書寫〈鐘亭記事〉,記錄下鐘亭會聚會時的景象。
張添進,字一鴻,號一泓,生於1898年(明治38年),富有才氣。因日本政府對臺灣抗日人士的壓迫,自我認同是中國人的張添進,曾燒毀自己的創作以保全自身,為躲避日本人,與其獨子分離,至戰後才重聚。因病魔纏身,1953年(民國42年)逝世,享年56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