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懺悔〉

  〈懺悔〉,2000年(民國89年)7月發行,為「基隆文心叢刊」系列刊物第121期,書名為《風雨海上人》,由杜披雲所著,收錄於《風雨海上人》下冊。

 

  本篇描述秀秀在火車站遇到了一位殘廢的人,覺得像是認識的人;剛好遇見了駱水蛙,一位曾和秀秀被關在同個拘留房的男人,才確認了這個殘廢的人是一名日本警察,叫做范有仁。秀秀和駱水蛙都曾在日治時代遭范有仁逮捕,並以嚴刑逼供。

 

  因為過去的遭遇,駱水蛙十分輕視范有仁,對他相當粗魯無禮;但秀秀並未因此報復范有仁,反而以禮待之。當秀秀來到他面前,他卑微地求著秀秀的原諒,秀秀反告訴他兩人相識即為朋友,幫助朋友是理所當然的事;因火車時間已到,秀秀急忙塞了三百圓給他便離去。因為秀秀的作為,讓范有仁感到相當痛苦與懊悔,當場痛哭懺悔。

 

  作者藉由本篇欲表達出基隆的人情味,因此作者在作品中寫道「懺悔淚雖熱,焉能勝過基隆人的溫情與熱情?基隆,基隆就是充滿人情味的社會,生生不息,深刻在每一市民的心中。」

 

  《風雨海上人》一書,是一本漢文口語化寫作台語的小說;藉由台語的書寫,以貼近本土的口吻,表現出濃濃的鄉土情懷。寫作時代背景從清治時期到戰後時期,靈感來自於作者聽聞的鄉土歷史故事。為保存這些歷史,作者以「海」為主題,紀錄漁人和海洋間的辛酸,寫下九名船員的故事,刻畫出基隆的鄉土樣貌。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圖片來源】 杜披雲,2000年7月。《風雨海上人‧下冊》,頁:553。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   //   【參考書目】 杜披雲著,2000年7月。《風雨海上人‧下冊》,頁:7-8、553-563。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黃家怡於2019年7月12日引述編撰
  • 撰寫者
    黃家怡(亞洲數位典藏)
  • 創作者
    杜披雲(著作)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0/7
  • 資料使用語言
    繁體中文
  • 媒體類型
    文件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