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慶餘堂春夜小集〉

  〈慶餘堂春夜小集〉,為一漢詩作品,創作時間為日治時期,由黃石養所作。

 

  此詩作內容,透過「蘭亭」、「鷗鷺忘機」等用詞,掌握住春夜的靜謐氣氛,浸浴在「忘機」的自然澹泊中;藉由許梓桑在慶餘堂淡泊隱居的情境意象,描摹出不以世事為要的情懷。

 

  黃石養(1896-1945,明治29-昭和20/民國34),又名黃斌,字梅生,平溪人,後來定居基隆;參加小鳴吟社,擅長擊缽吟詠,聲名享譽詞林。

 

  許梓桑(1874-1945,明治7-昭和20/民國34),曾任街庄長事務所書記、基隆街名譽助役等職;晚年鼓吹詩學,創辦詩報社,又為臺北瀛社詩壇幹部、大同吟社名譽社長。在雨港漢詩文化宣揚上,深具影響。

 

  慶餘堂,即為許梓桑所建之洋樓,大約興建於1931年(昭和6年),坐落於日治時期的臺北洲基隆市玉田町3-59番地,即目前愛四路二巷15號的許梓桑古厝。許梓桑後來喬遷至慶餘堂,度過他的晚年生活。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圖片來源】 陳兆康、王前,1998年8月。《雨港古今詩選》,頁:22。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基隆市立文化中心提供   //   【參考書目】 陳兆康、王前,1998年8月。〈慶餘堂春夜小集〉,陳兆康、王前,《雨港古今詩選》,頁:22。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葉文翔於2019年7月3日引述編撰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慶餘堂
  • 撰寫者
    葉文翔(亞洲數位典藏)
  • 創作者
    黃石養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年代不明
  • 資料使用語言
    繁體中文
  • 媒體類型
    文件
  •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