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春節噴春

年節一到,通常就有人會裝扮成財神模樣,到各家各戶門前恭賀「發財」,這時主人家不會把他趕走,一定得給個紅包,以討吉利。裝扮財神的通常都是貧窮人家。此外,廟埕和廳堂也有舞獅等民藝團體,敲鑼打鼓,歡天喜地賀新年,此即「噴春」,亦稱「鬧廳」。 噴春往往在商店門前,常見二或三人舞獅獻瑞,或由北管團吹奏音樂、表演技藝,為商家賀年祈福,而商家也會發紅包,不論大小討個利市,也深具人情味。 臺灣新春時節,民間仍可於街上或廣場上看到舞龍、舞獅表演賀歲,各地民間團體也召集隊員一起舞弄,而大型表演則屬於軍民聯歡的遊藝活動。臺灣人的嘴邊常說:「逗鬧熱!」愈鬧愈熱,「噴春」喧鬧出年節的熱鬧氣氛。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台灣節慶之美 謝宗榮.李燦郎
  • 全集/系列名
    臺灣節慶之美專題網站
  • 相關地點
    不詳
  • 地點名稱
    員一
  • 緯度
    24.7841
  • 經度
    121.046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