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灣溪」,為一沖積基隆大沙灣地區的溪流,位於今基隆市中正區;河流上蓋有一橋,稱「安瀾橋」。以前的溪水,非常清澈,是古早時期小孩子的遊樂區。可惜隨著人口增加,污染隨之而來,並且於1990年代(民國80年代)加了蓋,反而使得砂灣溪更像是加蓋的「排水溝」,「砂灣溪」的自然原貌不再。
安瀾橋,是跨越在「砂灣溪」上的橋,日治時期稱真砂橋,戰後方改稱此名。此橋是中正路、祥豐街、豐稔街3條道路的交會地帶,也是真砂里、中砂里、正砂里3里的交會地帶,一般人即以「安瀾橋」為地名作稱,指涉這3里交界附近的地區。
「砂灣溪」過去流路不定,溪水會受海水漲落影響,時常有水患發生;溪上的橋改稱「安瀾」,或有期望波瀾安定,不生災禍之意,和一般用虎字碑來鎮風的含意相同,希望用以鎮壓水患。另一說法,則是中華民國政府為紀念抗日名將戴安瀾將軍,因而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