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基隆1996年全國文藝季「暖暖采風知性巡禮」

  「暖暖采風知性巡禮」,為1996年(民國85年)基隆全國文藝季的活動之一,活動時間為1996年(民國85年),地點位於基隆市南端的暖暖區。本次主題為「暖暖采風──靈義郡傳奇」,而「知性巡禮」的活動目的,為帶領市民體驗暖暖的風土民情和山光水色。有許多市民報名參與,並特別邀請台大城鄉所賴志彰擔任講師,多位義工隨隊協助,探索暖暖當地特色。

 

  全國文藝季,乃每年2-7月,於全臺灣各地按照預定的時間,舉行音樂、戲劇、舞蹈、地方傳統戲曲等多元性演出,並舉辦各類型的系列活動,例如宗教民俗、社區營造、人文藝術、鄉土情懷、產業文化等主題;自1984年(民國73年),改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今之文化部)負責。

 

  本活動走過曾經繁華的暖江橋,參觀基隆河上因大量砂石衝擊河床所形成的奇特地景「壺穴地形」,在穿越暖暖火車站後,拜訪歷史悠久的暖暖老街,暖暖老街曾為基隆萬商雲集之處,然因基隆港開港,暖暖工商業中心移轉到基隆,暖暖人口逐漸外流,老街也因此沒落。

 

  接著來到街口參觀建立於1801年(嘉慶6年)的安德宮,供奉媽祖、保儀大夫和清水祖師等,歷史悠久,為當地民眾的信仰中心。廟的左側為北管子弟靈義郡的會館武英殿,靈義郡保存了傳統北管文化,並持續傳承。

 

  離開暖暖老街,來到東勢坑,著名的暖東峽谷即位於此,峽谷內溪水清澈見底,可見魚蝦悠游其中,峽谷兩側峭壁有蝙蝠出入,被當地人稱為蝙蝠洞。沿著西勢溪而行,便來到西勢溪的水源地,有日治時期所建的暖暖苗圃區,被植物環繞,綠意盎然,往前進則是暖暖水庫,俗稱大埤,為歷史最悠久的水庫,供應基隆日常用水。與瑞芳交接處的火燒寮,為重要的水源保護區,也是保育賞鳥的地點。

 

  本次的踩街活動,遊覽了基隆的特色美景,並了解基隆的歷史意義,在人文與自然相互呼應的巡禮活動中,看到了暖暖昔日的繁華與現在的質樸,在市民的熱情參與中,順利結束本此活動,也讓更多人對暖暖區有了更加深刻豐富的認識。

基本資訊

  • 地點-縣市區
    基隆市
  • 撰寫者
    黃家怡(亞洲數位典藏)
  • 貢獻者
  • 資料來源
    【圖片來源】 黃素貞,1996年7月。《暖暖采風—靈義郡傳奇》,頁:35。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楊樹春等提供   //   【參考書目】 黃素貞,1996年7月。《暖暖采風—靈義郡傳奇》,頁:35-38。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黃家怡於2019年7月8日引述編撰
  • 時間迄
    1996
  • 地點-緯度
    25.0836163
  • 地點-經度
    121.748042
  • 活動主辦單位
    基隆市立文化中心
  • 演出者/主要人物
    賴志彰
  • 時間起
    1996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 相關作品
    黃素貞主編《暖暖采風—靈義郡傳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