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稔街上的日式建築」照片,拍攝時間應為戰後時期,拍攝地點在今基隆市中正區真砂里豐稔街上。照片中,斑駁的磚牆後,為一平房建築,日式的黑色屋瓦鋪滿屋頂;在現代公寓叢林中,其在屋旁植有幾株綠樹,在日漸喧囂的都市生活中,增添一股寧靜、恬淡氛圍。
位於基隆的真砂里,和臺灣的各個地方沒有兩樣,同樣也背負著種種歷史地名。清朝治理臺灣的時期,現今的真砂里、以及周圍的中砂、正砂、砂灣、建國里,此地域範圍舊稱為「大砂灣庄」。而到了日治初期,還是沿用清朝的舊地名,直至1931年(昭和6年),日本政府下令改訂町名,將「大砂灣庄」改成「真砂町」。
直到中華民國政府遷至臺灣,於1946年(民國35年)下令調整行政區域,將真砂町分為真砂里、中砂里、正砂里、砂灣里;而又在1971年(民國60年),將砂灣里再分為砂灣、建國2個里,沿用至今日。
而豐稔街上,夾雜在新式建築、公寓間的日式建築,就是曾經的歷史走過這片土地的最好印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