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火燒基隆〉,為杜披雲所著,乃《風雨海上人》其一篇章,創作時間為1995、1996年(民國84、85年)間,刊載於《風雨海上人(上)》第202頁至第235頁。
故事開篇,簡單提及2件民眾在戰時的現象:(1)部分的人受困於觀念,離不開祖地、從小到大生活的居所,未聽從建議往郊區疏散,因而喪生 (2)戰前防空演習日益建置,然而,直到「大難臨頭」前,人們不會完全將演習當一回事。
〈戰火燒基隆〉一文,主題即為「基隆大轟炸」,切實結合作者戰時倖存的生命經驗,在敘述軍機轟炸基隆時,會以夾註號(括號)交代自己的記憶,例如:「破片創傷痕跡至今猶存」、「記憶中的數目」、「又一台被擊中的艦載機冒煙在空中掙扎後墜落海中」。
藉由杜大京、藍懷宜2名崗崎造船所木匠的人物視角,大篇幅描述基隆大轟炸的始末。不過3日,制空權即被米軍(美軍)掌握,面對定時的空襲,防衛基隆港的任務轉由高射炮隊肩負;砲聲隆隆、基隆橋被炸穿3個窟窿、基隆市街木造房屋焚毀、基隆病院滿是傷患、燒夷彈燒開人間煉獄。
而在臺灣這塊土地以外,沖繩戰場「特別攻擊隊」自殺式的戰法,仍然無法挽回戰敗的命運;1945年(昭和20年/民國34年),人類史上第1枚、第2枚原子彈,被投下廣島、長崎,造成27萬人以上的巨大死傷,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畫下句點。
在〈戰火燒基隆〉一文中,主人翁甘草、秀秀所敬重的吳清風,受到轟炸時炸彈破片的戰傷,在見到甘草、秀秀等人後,面帶笑意地逝世了。其子吳愛勇,也進而成為甘草後來特別提攜、照顧的後輩,吳愛勇也因此成為《風雨海上人(下)》中的主人翁。
《風雨海上人(上)》,為《風雨海上人》小說的上冊,出版於2000年(民國89年)7月,「巫永福文學獎」得獎作品、1本初試漢文口語化寫作的臺語小說。由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發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