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灣產金株式會社

  「臺灣產金株式會社」,1939年(昭和14年)成立,該公司爲「日本產金振興株式會社」、「臺灣拓殖會社」合資經營,資本額爲20萬日圓,另由國庫補助10萬日圓。由其負責調查基隆河流域、雙溪流域的鑛床,並預定在七堵試錐,以採金船採金。

 

  然而1941年(昭和16年)12月,珍珠港事變,太平洋戰爭發生。日本政府早年已儲備重要軍略物資,但美國也早已禁止銅、鋼鐵、石油等重要資源輸日;太平洋戰事發生後,由於戰事擴大,日本所儲備的國防物資如鋼鐵、煤、輕金屬、石油等,消耗甚大,再者,因國際貿易的停頓,黄金已無急切需要。

 

  日本政府的產金政策不得不改變。下令停辦不含其他重要國防資源鑛物的單純金鑛、砂金鑛,而將其人力、資材移轉開發銅、鋅、鉛、汞、鐵、錳、鉀、鎂、煤、石油、石綿等首要戰略鑛物。1942年,採金工作幾乎停頓,當時僅在基隆河採取放射性鑛物獨居石(monagite)、及鋯石(fircon)。

 

  至1943年(昭和18年)3月,臺灣總督府乃下令解散臺灣產金株式會社,將其技術人員、資材,轉用於稀元素工業株式會社,從事探採獨居石、鋯石。「臺灣產金株式會社」宣告結束。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丘國宣(亞洲數位典藏)
  • 資料來源
    【圖片來源】 林鴻標,1957年8月。《基隆市志──第七種:工礦篇》,頁:66。基隆市:基隆文獻委員會。基隆文化局提供   //   【參考書目】 林鴻標,1957年8月。《基隆市志──第七種:工礦篇》,頁:66-68。基隆市:基隆文獻委員會。丘國宣於2019年7月23日引述編撰
  • 解散日期
    1943-03-01
  • 創辦人
    日本產金振興株式會社、臺灣拓殖會社
  • 創辦日期
    1939-01-01
  •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