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基隆市志──第七種:工礦篇》

  《基隆市志──第七種:工礦篇》,出版於1957年(民國46年)8月,由林鴻標編纂,基隆文獻委員會編印。內容以基隆地區為重心,詳實記述基隆至1952年(民國41年)底的工業、礦業相關情事。

 

  《基隆市志──第七種:工礦篇》一書,共分為5章:

 

(1)〈第一章 造船工業〉

(2)〈第二章 肥料工業〉

(3)〈第三章 煤礦〉

(4)〈第四章 金礦〉

(5)〈第五章 銅礦〉

 

其造船工業、煤礦業等,凸顯基隆靠海的地理位置,以及列強覬覦資源的歷史脈絡;而肥料工業,關係全臺農業生產,戰後初期,政府尤其積極發展,因此特別分篇敘述。

 

  臺灣四面環海,對外交通,海運是賴。需要擁有龐大的船隊、以及具有一定規模的造船工業;惟在日治時期,各種重要工業均設置於日本本土,臺灣僅建立船渠工廠,從事修理船舶,即「基隆船渠株式會社」、「臺灣船渠株式會社」。

 

  基隆煤礦開採的歷史,可謂悠久。1717年(康熙56年)所撰的《諸羅縣志》已有記載:「煤產於雞籠八戶門(八尺門),荷蘭人佔領雞籠淡水後,已行採掘,用於製鍊鐵器。」連雅堂所著《臺灣通史‧卷十八‧擢賣志》中則記載:「煤為礦產大宗,臺灣多有,而雞籠最盛。」

 

  《基隆市志》系列書籍,為戰後初期編纂的第一批基隆文獻,極具珍貴的歷史保存、參考價值。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圖片來源】 林鴻標,1957年8月。《基隆市志──第七種:工礦篇》,頁:封面。基隆市:基隆文獻委員會。基隆文化局提供   //   【參考書目】 林鴻標,1957年8月。《基隆市志──第七種:工礦篇》,頁:凡例、目錄、1、14。基隆市:基隆文獻委員會。丘國宣於2019年7月15日引述編撰
  • 撰寫者
    丘國宣(亞洲數位典藏)
  • 貢獻者
    監修
    黃樹水、謝貫一

    主修
    朱仲西

    訂正
    朱謙

    印刷
    臺灣省政府印刷廠

    編印
    基隆市文獻委員會
  • 創作者
    林鴻標(編纂)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57/8
  • 資料使用語言
    繁體中文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基隆市文獻委員會
  • 存放位置
    基隆市文化局圖書館「文史資料室」
  • 材質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 版本
    初版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