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冷藏業」,創始於1922年(大正11年),創始者為日東製冰株式會社。當時的冷藏法,為蒸氣機阿摩尼亞直接冷藏法,240匹馬力,冷藏能率為10噸。冷藏室共有38間,後來又有基隆冷凍工場2所,共設有冷藏庫共34間,貯存量5,000多噸,最低溫為攝氏零下10度。
正濱漁市場建築完成後,也建有小型冷藏室36間,但這些冷藏室缺乏機械設備,在當時只能用碎冰冷藏。
和基隆市「冷藏業」相關的,還有「製冰業」、「冷凍業」。前者為1911年(明治44年)由基隆製冰株式會社創立,為基隆市最早的製冰廠,主要是配合拖網漁業的發展而興起;後者在日治時期的代表,則是1920年(大正9年)建廠的基隆第一冷凍廠,為台灣農林公司水產公司所屬,廠房佔地6,000餘坪,設備齊全。
1938年(昭和13年),基隆的遠洋漁業達到最為興盛的時期,魚獲量達到4,400多萬公斤,價值950餘萬日圓,佔台灣遠洋漁業總產量的88%。1939年(昭和14年),基隆的沿岸漁業產量達到高峰,魚獲量達310餘萬公斤,佔全台灣沿岸漁業的21%。大量的漁業生產,也使得基隆的冷藏、製冰、冷凍、水產品加工業,順勢而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