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三沙灣窟仔

  「三沙灣窟仔」,位於基隆中正區,為基隆港內一小型避風港,面積有12,562平方公尺,是日治時期築港工程之一。將三沙灣闢建為漁港,於1910年(明治43年)開工,1911年(明治44年)完工,八尺門漁港在擴建前為基隆主要漁港,俗稱「水產窟仔」。

 

  三沙灣漁港早期漁民以捕赤鯮為主,亦有鏢旗魚和小型漁船,以及鐵工廠的駁船在三沙灣附近活動,魚市場、製冰廠、船舶修理廠等漁業相關產業也座落於三沙灣漁港一帶。

 

  清治時期及日治初期三沙灣屬於三沙灣庄,在1931年(昭和6年)時改訂為町名,改稱為入船町,在1946年(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時,入船町分為入船里、中船里、正船里。

 

  本屬漁港的三沙灣地區,因1971年(民國60年)基隆港擴建漁港已被填平,在新生地上增建平民住宅及中正國宅,向外擴寬為中正路及東岸碼頭。從前三沙灣早期居民多以漁業為生,在三沙灣漁港消失後,漁業也漸漸沒落。

基本資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