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基隆廟口「排骨焿/雞捲」

  基隆廟口「排骨焿/雞捲」,為奠濟宮廟埕前的老攤子,創立於日治時期,地點在今基隆市仁愛區仁三路廟口夜市25-1攤,創始老闆為寡婦林緞。林緞將女兒林金蘭許配給廚師何天知繼續經營,並代代相傳至今。

 

  本攤的排骨焿,是何天知向一位福州大廚學來的,使用多種漢方、香料、酒、調味料來醃排骨,需醃2個小時入味,在沾番薯粉用大火油炸,湯則是將香料、蘿蔔、蛋花煮熟後勾芡,再將排骨放上焿湯即完成,若想增添香氣,可加入香菜、烏醋、麻油等。

 

  雞捲為手工現包現做,以半肥瘦的絞肉搭配漢藥、香料、刈薯、洋蔥、番薯粉,用豆皮包好,稍微炸過,待上桌前切塊再炸一次,口感香酥,可與醃製的小黃瓜和甜辣醬搭配享用。

 

  基隆廟口「排骨焿/雞捲」,由何天知傳承給其子何明通,再傳到下一代的何林忠、何敏奇,代代相承,累積出口碑;基隆廟口「排骨焿/雞捲」,也售有花枝捲、紅燒鰻焿等餐點,現今仍能令人品嘗到傳承已久的好味道。

 

  截至1999年(民國88年),其餐點價目為:排骨焿新臺幣45元、雞捲新臺幣30元、花枝捲新臺幣30元。

基本資訊

  • 聯絡地-地址
    基隆市仁愛區仁三路
  • 聯絡地-緯度
    25.1282493
  • 聯絡地-經度
    121.7435249
  • 撰寫者
    黃家怡(亞洲數位典藏)
  • 資料來源
    【圖片來源】 曹銘宗、陳雅玲,1997年4月。《臺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頁:154。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蔡重賢、蔡沂均拍攝   //   【參考書目】 1.曹銘宗、陳雅玲採訪、撰文,1997年4月。《臺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頁:80、83、154。基隆市:基隆市市立文化中心。黃家怡於2019年7月25日引述編撰 2.李奕興,1999年2月。《基隆市文化休閒導覽手冊》,頁:55。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丘國宣於2019年10月16日引述編撰
  • 創辦日期
    1970-01-01
  • 創辦地-地址
    基隆市仁愛區
  • 創辦地-緯度
    25.1187161
  • 創辦地-經度
    121.7451927
  •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