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基隆船渠株式會社

  「基隆船渠株式會社」,在1922年(大正11年)10月改組成立。其始源為位於仙洞的「大阪鐵工所」,該所創設於1916年(大正5年),原以修造鑛山機器、製糖機器為主要業務,後改組為「木村鐵工所」。

 

  1918年(大正7年),日本政府始令「木村鐵工所」建築船塢,從事修建港內浮橋,兼修船舶,是為臺灣修理船舶的開端;1920年(大正9年),其所建3,000噸船塢1座落成,除修理船隻外,並製造小氣艇。1922年(大正11年)10月,「木村鐵工所」再度改組為「基隆船渠株式會社」。

 

  由於進出基隆港的船舶繁多,如果船舶發生故障、碰撞受損等情況,通常都會要求儘速維修;而船體在水中,人很難在水中進行修護船舶的作業,因此有「乾船塢」的發明。

 

  1937年(昭和12年),日本政府在基隆的社寮島(今和平島)開始建築第一號船塢,同年6月1日由「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投資組織「臺灣船渠株式會社」,仍在社寮島興建工場,從事修理艦艇。計先後建造15,000噸、25,000噸乾船塢各1座,以備修理大船艦,

 

  太平洋戰爭時期,「基隆船渠株式會社」、「臺灣船渠株式會社」2船渠會社,遭同盟國機轟炸,計廠房毀損達80%,機器毀損達30%,船塢則尚未受損。

 

  戰後,1946年(民國35年)4月,「臺灣船渠株式會社」、「高雄株式會社臺灣鐵工所」合倂組織,定名為臺灣機械造船有限公司,於同年5月成立。1948年(民國37年)3月,將臺灣機械造船公司劃分改組為臺灣機械公司、臺灣造船公司,共2家公司。而「基隆船渠株式會社」、「臺灣船渠株式會社」2船渠會社,可謂是臺灣造船公司的前身。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丘國宣(亞洲數位典藏)
  • 資料來源
    【圖片來源】 林鴻標,1957年8月。《基隆市志──第七種:工礦篇》,頁:1。基隆市:基隆文獻委員會。基隆文化局提供   //   【參考書目】 1.林鴻標,1957年8月。《基隆市志──第七種:工礦篇》,頁:1-3。基隆市:基隆文獻委員會。丘國宣於2019年7月23日引述編撰 2. 陳世一,2003年12月。《港都雞籠‧文化出航》,頁:109-110。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丘國宣於2019年7月23日引述編撰
  • 解散日期
    1970-01-01
  • 創辦日期
    1922-10-01
  • 創辦地-地址
    基隆市中山區仙洞一帶
  • 創辦地-緯度
    25.1452217
  • 創辦地-經度
    121.7483444
  •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