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基隆築港調查委員會

  「基隆築港調查委員會」,1896年(明治29年)3月在基隆組成,由臺灣總督府創設,宗旨為調查基隆築港一事。「臺灣總督府海事部長海軍少將」角田秀松擔任委員長,9位文武官員擔任委員,對築港有經驗的工學博士石黑五十二(土木監督所技師)、石橋絢彥(航路標識管理所技師)2人則聘為顧問。

 

  當時的委員多留在東京。同年7月,在臺北設基隆築港調查事務所,在基隆港的小基隆設出張所,在仙洞、牛稠港、八尺門及社寮島設試驗所,以便進行調查。

 

  同年10月,發現調查時間需要2個年次,而調查經費則不足,且需追加。同年12月,由石黑五十二、石橋絢彥2位工學博士完成調查報告,將報告交給當時的臺灣總督乃木希典。

 

  調查報告中,共有對地質、地形、海底的沉澱質、築港用材料石材、石子、河砂木材、水泥、測量晒圖(3000分之1陸地圖,3783分之1海底深淺圖)、日晷儀(觀測氣候及時間,設置在仙洞岩)、氣象及潮汐的觀測、未來實施調查的要項(風力測驗及一般氣候觀測、檢潮儀、港內潮流方向調查、測驗波浪的強弱、地質調查)、軍港與商港的區分、工程上的困難等10項內容。

 

  前期及後續的築港調查、測繪及設計工作,總共花了11萬日圓。

 

  1898年(明治31年)4月,總督府解散「基隆築港調查委員會」,基隆築港調查設計、施工的單位經過多次變遷,最後決定以軍港、商港並設的築港計畫。1899年(明治32年),開始第一期的築港計畫。

基本資訊

  • 傑出成員
    石黑五十二;石橋絢彥
  • 撰寫者
    丘國宣(亞洲數位典藏)
  • 資料來源
    【圖片來源】 蔣山,1957年8月。《基隆市志──第九種:港務篇》,頁:3。基隆市:基隆文獻委員會。基隆文化局提供   //   【參考書目】 1.蔣山,1957年8月。《基隆市志──第九種:港務篇》,頁:9-10。基隆市:基隆文獻委員會。丘國宣於2019年7月16日引述編撰 2. 陳世一,2003年12月。《港都雞籠‧文化出航》,頁:30。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丘國宣於2019年7月16日引述編撰
  • 解散日期
    1898-04-01
  • 創辦人
    臺灣總督府
  • 創辦日期
    1896-03-01
  • 創辦地-地址
    基隆市
  • 創辦地-緯度
    25.1276033
  • 創辦地-經度
    121.7391833
  •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