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日治時期「從高砂公園遠眺基隆港」

  「從高砂公園遠眺基隆港」照片,拍攝時間為1916年(大正5年),拍攝地點為今孝一路、孝四路、忠三路、西定河之區域。照片中,從高砂公園往基隆港的方向望,可見整齊的市街與平房,其中間的主要街道即是今孝三路;照片左側有一棟建築稱為「環鏡樓」,為顏雲年先生在1911年(明治44年)所建。

 

  「高砂公園」,於1903年(明治36年)2月11日開始建造,並在1913年(大正2年)12月6日舉行開園儀式,是臺灣人為了慶賀大正天皇在其皇太子成婚當時所建的紀念公園。在公園裡有一小山丘及砂岩,山丘雖不大,然從山丘上往下望可將基隆港市風景盡收眼底,並設有池塘、廣場、草地、網球場、棒球場等設施,為民眾休閒遊憩的好去處。然而,公園在二次世界大戰後遭炸毀,公園廢棄且難民湧入,據地違建,1950年(民國39年)因大火燒毀,市政府藉機規劃重建,並在1975年(民國64年)7月時鑿除小山,新建忠孝綜合商業大樓。

 

  顏雲年,號吟龍,家庭務農兼營礦業,好讀書,因顏雲年改善礦業採冶技術,並廣招工人,全盛時期礦業產量全台第一。除了生意經營外,顏雲年亦提倡公益慈善事業,出資捐助許多團體,也與各地文人創立詩社,在1911年(明治44年)時於基隆建環鏡樓,各地文士匯聚於此,並出版《環鏡樓唱和集》。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圖片來源】 王俊昌、張長臺、安嘉芳撰文,2004年6月。《再現風華:基隆市老照片調查成果報告書》,頁:49。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陳至德提供   //   【參考書目】 1. 王俊昌、張長臺、安嘉芳撰文,2004年6月。《再現風華:基隆市老照片調查成果報告書》,頁:49、98。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黃家怡於2019年8月1日引述編撰 2. 陳其寅、龍運鈞編纂,1959年2月。《基隆市志 第二十種 人物篇》,頁:14-16。基隆市:基隆市文獻委員會。黃家怡於2019年8月1日引述編撰
  • 撰寫者
    黃家怡(亞洲數位典藏)
  • 創作者
    陳至德(提供)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16
  • 資料使用語言
    繁體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