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化後的田寮港運河兩岸」照片,拍攝時間,為1968年(民國57年)田寮河岸美化工程後,地點在基隆市市區田寮運河兩岸,由基隆市文獻委員會拍攝。河岸步道邊,有做工細緻的鐵柵、路燈;花木、流水、市鎮、山景,繁市靜路,為當時基隆市民夜晚的休息勝所。
田寮河,發源於深澳坑山谷澗水匯流,其入海處,在現在義二路、愛四路之間。目前所看到的整齊河岸,是日治時期整頓、開鑿為人工運河而成,在1908-1909年(明治41-42年)完成145.4公尺,1929年(昭和4年)4月再延築至1,644公尺,在1931年(昭和6年)完工,並在同年4月5日,舉行盛大的田寮港運河開通慶祝活動。
原本在仁愛區水錦里的田寮運河中段,有開1大澳,供裝煤炭、木材;1956年(民國45年)填塞為平地,建惠隆大樓、並接通仁一路。
基隆市政府為增進市容,1968年(民國57年)間,商同港務局,就田寮港運河兩岸,設置花壇、座椅、欄杆、及夜間照明設備。
當時的美化市容規劃,還有1969年(民國58年)間,在安樂區轄內基金公路旁,興建十全亭、並附設花園,佔地千餘坪;同年,在麥克阿瑟公路29、31號陸橋欄杆外,增設鋼架設置盆花計200盆,培植鮮花,供來往遊客欣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