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呂赫若

圖片為呂赫若本人留影,摘自維基百科,攝影者未知,屬公有領域授權。呂赫若,本名呂石堆,生於日治時期的臺中廳葫蘆墩支廳潭仔墘區,是活躍於日治時期至戰後初期的作家、戲劇家、記者,也是中國共產黨員,因敬佩「郭沫若」、「張赫宙(장혁주)」兩位左派作家,將筆名取為呂赫若,其才能被稱為是台灣第一才子。著名作品有《牛車》、《冬夜》等,反映封建家庭的病態與殖民地人民受壓迫之社會問題。

戰後呂赫若開始用中文從事小說創作,1947年二二八事件後加入中國共產黨,主編地下刊物《光明報》之外,且開設印刷廠,協助宣傳社會主義。1949年8月基隆市工作委員會案爆發,呂赫若開始逃亡,推測1951年死於鹿窟基地。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內容力
  • 創作者
    未知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15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