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南投縣二二八事件烏牛欄戰役紀念碑

圖片為南投縣二二八事件烏牛欄戰役紀念碑,摘自維基百科,攝影者為Yoxem,CC BY-SA 3.0,建立於:2014年3月2日。

南投縣二二八事件烏牛欄戰役紀念碑於2004年由南投縣政府設立,埔里鎮舊名烏牛欄的「愛蘭」橋頭,命名為「圓而不圓」的紀念碑是由雕刻家白滄沂以枯木形象製成的銅塑作品,紀念中南部的武裝鬥爭中,抵抗最久的二七部隊,以及最慘烈的烏牛欄之役。

1949年3月6日,當二二八事件透過廣播傳遞全臺後,一群臺中市高中職及師範學校學生與有志青年們組成「二七部隊」,由謝雪紅任總指揮,鍾逸人任隊長,古瑞雲任副隊長,蔡鐵城任宣傳部長,組成這支僅數百人的民間部隊。3月13日國民政府的「二十一師」約二千四百八十名軍力挺進臺中,考量到軍力懸殊,二七部隊選擇移師埔里的烏牛欄一帶,曾進駐武德殿(現為埔里鎮公所)。佔著地勢上的優勢重挫了二十一師,但二七部隊同樣彈盡援絕,在分隊長黃金島的率領之下,二七部隊化整為零,四散逃亡。其中黃金島在逃亡六年後仍遭逮捕,遭遇了二十四年的牢獄之苦。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內容力
  • 創作者
    Yoxem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14/3/2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