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北法主公廟

圖片為臺北醫學專門學校,摘自維基百科,攝影者為Outlookxp,CC BY-SA 4.0,建立於:2017年1月27日。

臺北法主公廟,又稱大稻埕法主公廟、臺北法主真君廟,是位於臺灣臺北市大同區朝陽里的法主真君廟,源自安溪閩南人信仰,與大稻埕霞海城隍廟、大稻埕慈聖宮並列為大稻埕三大廟。1869年,由安溪茶商陳書楚從縣內碧靈宮迎請法主真君神像。至1878年始於振南茶行的舊址上建臺北法主真君廟。此廟原先規模宏大,但1908年在總督府市區改正計畫下,其後進被拆除大半。1998年落成今日所見之五層樓廟身,為全國僅見將四殿安排於狹長高樓之廟宇建築,出入口為電梯也為全國唯一。

戒嚴時期,因此廟位於二二八事件「緝菸血案」爆發地天馬茶房正對面,因而受政府嚴格監控、集會遊行困難,致使遶境改在台灣光復節舉行。往後光復節成為古亭、城中、延平(今中正、大同區一帶)三區廟宇共同祭祀的日子。在1954年《聯合報》報導中,顯示大稻埕與太平町等地住民商戶祭祀法主公之花費估計在新台幣千萬元以上,豬隻屠宰量達三十頭,價款約五百萬元,其餘消耗量更無法統計。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內容力
  • 創作者
    Outlookxp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17/1/27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