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除夕葫藝

「瓠」與瓢、匏通稱,俗稱葫蘆,又稱壺蘆、蒲蘆。《本草綱目》說果體長橢圓形者稱為「長瓠」,扁圓形的叫做「瓠瓜」,短柄而大腹的匏稱為「懸壺」,現在菜市場常見食用的匏、瓠,都通稱為「扁蒲」,在葫蘆上刻畫和裝飾的藝術稱為葫藝,作品約可分為:葫蘆彩繪、烙燒、瓢刻、素色雕、清刻、浮水印、葫蘆燈、匏塑、葫蘆器、金泊和鑲錫等多種,過年前走一趟建國花市一定可以找到美麗的葫藝節飾!臺灣葫藝藝術大師龔一舫,(高雄縣林園龔厝人,現居鳳山)從事葫藝藝術創作十餘年,曾多次代表國家至美國參加傳統藝術季展覽活動,將臺灣葫蘆藝術推展至國際舞臺。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許玉青
  • 創作日期
    拍攝日期:2007丁亥豬年除夕
  • 全集/系列名
    臺灣節慶之美專題網站
  • 相關地點
    台北
  • 地點名稱
    鳳山/高雄縣/國立歷史博物館
  • 緯度
    22.6251/23.0108714/25.0316
  • 經度
    120.357/120.6660044/121.512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