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基隆分屍事件 控訴審開始公判 開廷前傍聽者擁至

圖片為基隆分屍案剪報,出處為《臺灣日日新報》,攝影者未知,CC BY-SA 3.0,建立於:2019年12月05日。  

圖片是刊登於1935年3月12日《臺灣日日新報》中文版第12版的報刊內容,篇名為〈基隆分屍事件,控訴審開始公判,開廷前傍聽者擁至〉,主要講述去年發生的基隆分屍案開庭公審的情形。

報導內容指出,此案為丈夫殺害本妻,並且分屍投入海中的慘案,引起時人震驚。在一審過後,被告吉村不服刑期過重,主張裁判失當,向上級法院控告,進行控訴審,故此案上呈高等法院第一訟庭,進行訴訟審。在公告日期正式開庭後,雖沒有一審時的熱絡,但仍有大批民眾前往旁聽,座無虛席。而被告吉村桓次郎與屋良靜子在檢察官依照公判程序訊問案情後,大抵承認罪狀,唯屋良靜子一力主張是自己煽動吉村殺妻,希望吉村能減刑,但最終結果仍舊維持與一審原判相同。

從報導內容中,可見當時民眾對於基隆分屍案的關注,同時也能看到日本司法制度的一些相關舉措,如原判過後,若不服可進行控訴審,在經過上級法院的公判程序後,審判完畢會再另行擇期正式公告所判結果,對於瞭解日治時期臺灣的司法審判程序有參考價值。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內容力
  • 創作者
    凃柏辰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935/3/12
  • 媒體類型
    報紙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