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日籍學童大田哲瑞綁架案

【案件概要】

1988年5月27日下午五點,士林日僑學校的九歲日童大田哲瑞,放學後騎腳踏車行經榮華一路四巷。遭巷內一輛紅色的汽車綁架,消失近八天後成功被警方營救。大田哲瑞之父‧大田生穗為當時馬偕醫院放射科主任,母親則是臺灣人王珠惠。大田哲瑞遭綁架隔日上午十點,歹徒播電話至大田家,要求180萬元贖款,並指示家屬於當日下午三點半至北市敦化南路民生東路口速食店取款。由於被綁孩童為日僑身分,稍有不慎恐提升為國際危機,且當時兒童綁架案頻傳,警方絲毫不敢大意,因而成立「0527專案」搜捕行動處理此案。

【疑點與爭議】

計程車司機葉紹明,在搜捕行動中行經警方佈網範圍,因此被誤認為綁匪,而真正的綁匪則借機遁逃,導致搜救行動失敗。且由於通訊器材不良,行動中支援的分局、保大各自有不同的無線電通話頻率,導致雙方溝通出現問題。市刑大雖因此提供五種頻率予北投分局以便聯絡,然而追蹤過程中,所有通訊仍須經由各電訊發射台轉達命令,使得指揮中心形同虛設,甚至出現約一個小時的靜音情形,完全收不到現場實況。同時北投分局竟給錯計程車號,令市刑大浪費太多時間,錯失良機。

此外,計程車司機葉紹明在偵訊過程中亦避重就輕,言詞閃爍,矢口否認與綁匪有關,卻不願提供與其接線,請他幫忙提取贖金之女子訊息,使得辦案人員十分困擾。

而當時社會上多件綁票案皆懸而未破,圍捕行動失敗及部分報社提早曝光案情發展,嚴重威脅人質生命安全等等,皆成為各界評論的焦點,日方也多次派媒體前往臺灣關切此案。大田哲瑞的母親王珠惠更強烈批評新聞媒體將案情提前曝光的行為,極可能刺激歹徒,提升人質被撕票的危險性。

而刑事局鑑識科根據所取得的電話錄音,以科學方法分析聲紋,認定聲音的主人正是嫌犯王乃立。為慎重起見,合議庭將證據送交調查局比對聲紋,兩次比對後結果卻是「音質不同」。鑑定人更表示,若歹徒使用假音,鑑定效果的準確度將大打折扣。最後,合議庭決定不採用聲紋鑑定的結果。至於嫌疑犯王乃立,則始終否認領取175萬元鉅額贖款,贖金至今仍下落不明。

【社會後續影響】

根據《中央日報》1988年6月4日報導,當時學童綁架案頻頻,呼籲學校、家長要提高警覺,防範不幸發生,警方亦將積極偵辦仍未破案者。而臺灣警察的辦案能力及媒體新聞倫理問題,也成為持續發酵的議題。

【時代背景】

無。

【審判過程】

台北地方法院士林分院最後審結宣判,被告王乃立被判處無期徒刑、丘文芳有期徒刑十四年、李瑞麟與劉如意各處有期徒刑十二年。

【其他】

無。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內容力
  • 貢獻者
    辦案人員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北投分局

    受害者
    大田哲瑞

    嫌疑犯
    葉紹明、王乃立、丘文芳、王乃立、丘文芳、李瑞麟、劉如意、方循鋼

    證人
    大田生穗、王珠惠
  • 資料來源
    《中國時報》 《聯合報》 《中央日報》 《朝日新聞》
  • 演出者/主要人物
    受害者:大田哲瑞 嫌疑犯:葉紹明、王乃立、丘文芳、王乃立、丘文芳、李瑞麟、劉如意、方循鋼 關係人:大田生穗(大田哲瑞的父親)、王珠惠(大田哲瑞的母親)
  • 地點-名稱
    榮華一路四巷
  • 時間起
    1988/05/27
  • 時間分期
    解嚴後(1987迄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