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呂雲章遇襲案

【案件概要】

1972年12月18日,中華民國第一屆立法委員呂雲章在自家遭到竊賊攻擊頭部重傷昏迷,此為呂雲章遇襲案,當時與景美翁媳命案、中華商場彭玉戈命案等案件並稱「五大刑案」。此案因為被害人身分特殊,受到警方高度重視,迅速偵破案件,並逮捕三位嫌犯。

【疑點與爭議】 

針對黃華生是否涉案?黃家球表示跟哥哥因為想開麵包店卻缺乏資本,剛好哥哥幫呂家人搬進公寓時,得知呂家的背景與家庭狀況,後來又與友人陳章雄外送臭豆腐到呂家,就起了犯罪的意圖。他與陳章雄共同指認其兄黃華生是本案主謀,但黃華生卻堅決否認犯案。

【社會後續影響】 

呂雲章原本就臥病在床多年,因此案重傷,之後得到肺炎一病不起,於1974年6月19日過世。

【時代背景】

無。

【審判過程】 

黃家球、黃華生、陳章雄分別被判處兩年、三年、十年有期徒刑。

【其他】 

經過當時最先進的血型分析,嫌疑犯黃家球、黃華生、陳章雄三人的血型分別與酒瓶、菸蒂上所呈現的O型、A型吻合。警方也在黃家球家中庭院找到被打破的洋酒瓶碎片,經過鑑識專家比對,這與當時國內市面上少有的軒尼詩XO酒瓶紋路一致。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內容力
  • 貢獻者
    受害者
    呂雲章

    嫌疑犯
    黃華生、黃家球、陳章雄

    關係人
    張範五(看護人員)

    辦案人員
    周菊村(警政署長)、王魯翹(臺北市警局局長)
  • 資料來源
    「行竊擊傷呂雲章 陳章雄等上訴 仍被判處重刑」,《中央日報》,1973年6月13日6版。 「呂雲章遭竊案 被告上訴駁回」,《中國時報》,1973年6月13日2版。 「立委呂雲章被擊傷案 被告陳章雄初審分處徒刑」,《中央日報》,1973年2月11日6版。 「立委呂雲章遭擊案 警方宣布偵破 黃華生等三嫌犯被收押」,《中央日報》,1973年1月19日 6版。 「蔣經國院長探視 立委呂雲章傷勢」,《中央日報》,1972年12月27日3版。 「蔣院長昨赴醫院 慰問呂雲章委員」,《聯合報》,1972年12月27日3版。 「查出端倪 一名小販 涉有嫌疑」,《中國時報》,1972年12月25日3版。 「立委呂雲章 已脫離險境 周菊村令全力擒兇」,《中央日報》,1972年12月20日6版。 「女立委遇盜受重傷 周菊村下令速破案 呂雲章迄昨晚仍陷昏迷 警方勘查現場•已獲有力線索」,《聯合報》,1972年12月20日6版。 「狡賊有無良心﹖行竊還要傷人﹗ 女立委呂雲章高齡八秩 遭酒瓶擊昏迷送醫急救」,《中國時報》,1972年12月19日6版。 「八十高齡女立委•臥病遇盜受重傷 呂雲章送醫急救未脫險•王魯翹嚴令緝兇快破案」,《聯合報》,1972年12月19日6版。 「女立委呂雲章 昨遭小逾擊傷 流血過多尚呈昏迷狀態 警方表重視正全力偵查」,《中央日報》,1972年12月19日6版。
  • 演出者/主要人物
    呂雲章,字倬人,亦字澐沁。又稱澐、呂小姐,筆名湘靈。山東省福山縣留公村人,生於江西省南昌縣衙門,其父時任南昌縣知縣。1948年(民國37年)在山東婦女選區當選第一屆立法委員,是民國知名女權運動者。夫婿為周傳儒,在1949年(民國38年)到台灣後,因為婚變心情不佳,中風臥病在床,期間因為動員戡亂臨時條款之故,國會沒有改選,仍保有立法委員身分。
  • 地點-名稱
    呂雲章羅斯福路三段自宅。
  • 時間起
    1972/12/18
  • 時間分期
    戒嚴時期。戒嚴時期社會治安並不良好,呂雲章遇襲案與其他四件刑案並稱「五大刑案」,可見當時刑案四起。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