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灣省保安司令部

〈臺灣省保安司令部〉條目由林駿騰撰寫,臺灣省保安司令部亦別名「警備總部」、「警總」。1949年政府裁撤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後,成立東南軍政長官公署,並改成臺灣省保安司令部,乃「動員戡亂期間,為確保臺灣省之治安」而設。當時任命彭孟緝擔任保安司令,業務範圍包括加強肅奸、防諜、協助緝私、檢查、管制物資、交通及執行非軍人身分之戒嚴業務等。迄至1958年5月,陸軍總司令部將戒嚴業務移交新成立之警備總部,同時將該部併入臺灣警備總司令部。1991年動員戡亂時期終止,1992年改為海岸巡防司令部。2000年海巡將部份業務移交至新成立的行政院海巡署,剩餘部分則改為國防部後備指揮部。

警總昔址為臺北市西寧南路的前保安司令部保安處看守所,原為日治時代淨土宗的東本願寺(現為獅子林大廈),特務人員稱為「大廟」,受刑人則稱「閻羅殿」。保安處的囚房,三坪押房關二十人,必須站著睡覺,在一九五○年代初期,常半夜處決人犯,因此被喻為「修羅煉獄」。約在1970年左右遷至博愛路現址。

此處拘留過李敖、謝聰敏、陳明忠等人,陳文成被殺害前亦被警總人員帶至此處偵訊。受難者在描述保安處時均提及該處的殘忍刑求方式和疲勞偵訊的逼供手段,刑求方式包括注射藥物、灌辣椒水、藤條或塑膠管毆打、通電電刑、坐老虎凳、背寶劍(兩隻手掌用手靠鍊掛在背後,成一直線)、鳳凰展翅(像旋轉車輪般旋轉兩臂)等,顯見此處對政治犯的壓迫之嚴重。

基本資訊

  • 別名
    警備總部
  • 事件
    張昌年命案
  • 免費進場
  • 是否開放
  •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臺灣警備總司令部條目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BA%E7%81%A3%E8%AD%A6%E5%82%99%E7%B8%BD%E5%8F%B8%E4%BB%A4%E9%83%A8 國發會檔案支援教學網臺灣省保安司令部條目 https://art.archives.gov.tw/Theme.aspx?MenuID=569 不義遺址網站 https://hsi.nhrm.gov.tw/home/zh-tw/injusticelandmarks/112951
  • 時間分期
    解嚴前
  • 撰寫者
    林駿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