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淡水海關公署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

淡水海關公署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
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淡水海關公署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

〈淡水海關公署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條目由林駿騰撰寫,「淡水海關公署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又有別名「小白宮」,屬於清代的洋關,為專門對外國商人所設之海關。

1859年天津條約簽訂時,臺灣除了府城外又多增淡水一口,隔年換約後美國公使華若翰要求潮州、臺灣先行開放,但因美國南北戰爭而停擺。1860年北京條約後,英國抵臺灣淡水,1862年6月22日淡水正式開關。淡水海關的主要負責人員為區天民,後經1863年福州海關稅務司美理登提議任用外國人之後,先後由英國人麥士威(W. Maxwell)與美國人斯甄克接任。日治時期則因為關務銳減而廢除,現為國定三級古蹟。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
建檔單位內容力有限公司
別名
小白宮
事件
英國船長率洛文訴訟案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0.0
所在地-經度
0.0
是否開放
所在地-名稱
新北市淡水區真理街15號
資料來源
《前清淡水總稅務司官邸調查與研究計畫》
時間分期
清代
撰寫者
林駿騰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