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拜年拜年,無橘也著錢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拜年拜年,無橘也著錢」,後句中的「著」有存在、擁有、需要、到達等意思,而整句意思為:拜年時,禮數不能省,如果長輩不贈送橘子也要送一個小紅包。說此句話的場合有三:出自小孩之口,則無傷大雅;大人領著小孩向長輩拜年,發紅包時長輩會以此句讓孩子們安心拿紅包;有的長輩生活節儉,為了讓「鐵公雞」有毛可拔,便會說這句話來鼓譟起鬨。過年期間,兒童樂得有人撐腰,長輩也不便因被戲謔而翻臉,皆大歡喜。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陳高志(2008)。馬祖俗諺析論(壹)(頁56-57)。連江縣:連江縣政府。
  • 撰寫者
    陳高志
  • 創作者
    馬祖人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年代不明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