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馬祖冬季食材─蝦蛄

在馬祖眾多海產中,蝦蛄的命運極富張力。早年,漁民起網若捕獲蝦蛄,是一件極倒楣之事。原因在於,相較於早年其他眾多經濟魚種,導致蝦蛄在市場上乏人問津,加上纏繞在魚網中,處理極費時,因此多成了田中肥料。時至今日,隨著全球漁業資源變少,蝦蛄身價也越來越高,成為桌上珍饈。蝦蛄的產季在冬日,飽滿結實的肉身,經過簡單料理便引人十指大動。

在馬祖有三種吃蝦蛄的方法:第一種是清蒸,即加入清水下鍋悶煮,鮮味隨著蒸騰的水氣四溢,熟透的肥厚肉身,鮮甜盈口。第二種是以煮蝦皮的滷水淹漬一天,就可以沾白醋食用。第三種是油炸,以前過年時若遇魚貨不足,就會以油炸蝦蛄代替魚作為祭品。福州話「層層上」,讀作「ㄗㄟ ˇ ㄋㄟ ˇ ㄋㄨㄛ ˊ」是祝福之語,蝦蛄的外殼也是一層一層,故以炸蝦蛄亦有討吉利之意。

陳高志創作的《馬祖漁歌》中有一段提及蝦蛄,福州話原文為「十二月天凊骹手痀 炥的墨魚鯗廮鋪頭 手捈鹹滷盝蝦蛄 嘴咧罔㩽濞罔流」,意思是「十二月寒冬凍得手腳僵硬,烤的墨魚乾放在床頭隨時取食,伸手到冰冷的鹽滷水中撈取蝦蛄,忙著吸食蝦蛄,而鼻涕也不停的流」。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2018)。107年連江縣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發展整合協作平臺計畫(頁87)。連江縣:連江縣政府文化處。
  • 撰寫者
    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 創作者
    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拍攝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18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