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街區活動

圖片的所在地是位於關西鎮大同路街口,拍攝時間是1961年代(民國50年代)。伴隨拓墾活動進行,產業開發,關西市街逐漸形成,1830年(道光10年),關西地區的地方仕紳與墾民著手擴建地方公廟(今日的太和宮),這座地方公廟的落成,也象徵著聚落的發展日漸蓬勃。到了19世紀下半,關西地區已有米市、柴市、炭市等各種民生市集。另外還可以找到諸多地方商人的身影,例如居住在新街的曾琳發於19世紀組成了商號「益和號」經營雜貨業,其後人曾書榮陸續經營製油、染布等生意,相繼開設了和春號、源茂號等商號。早期因為要往來交換或是生活物品的採買就會有集中在幾條街的情況,有各種交易的農作物或是物資等,包括在比較遠的山區都會下來交易或是購買民生必需品等。因為時代的發展帶動街區活動逐漸熱絡起來,例如特定節日的慶祝活動,或是廟會的祭祀活動等等,都會在街區上辦理,也讓整個街道顯得相當的熱鬧。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新竹縣關西鎮大同路
  • 免費進場
  • 是否開放
  • 參考資料
    關西鎮誌
  • 資料來源
    照片提供:黃卓權老師
  • 撰寫者
    徐紫珉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