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剝皮寮歷史建築群/康定路9號

過去剝皮寮老街為商業繁榮的市街,然而受到市區改正計畫的影響,康定路、廣州街及昆明街開闢,截斷了原本的老街紋理,也使老街商業活動逐漸沒落,南側的街屋轉向廣州街,並築起新的牌樓厝,形成連續的街屋立面;由於部分建築經過改建,因此整個沿街立面的材料及裝飾有不同的變化,形成特殊的街景。位於廣州街與康定路173巷交會處的消防水池廣場,為日治時代因開闢廣州街而形成的梯形小廣場,成為新舊都市紋理交會之特殊空間。由消防水池廣場位置向西望去,可同時看到二個不同時期的建築風格:北側為具有火庫起簷柱及亭仔腳的老街傳統店屋,南側則為具有拱圈騎樓的牌樓厝;向東則可看見一樓拱圈騎樓及二樓傳統綠釉花磚欄杆,兩邊形成有趣的空間對話,也為都市增加新的開放空間。康定路9號築物主要色系為外牆紅色面磚(#fb6068),窗框則為木造結構(#ed3d33),部分牆面為灰色洗石子(#9a9289)。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吳宇凡
  • 創作者
    吳宇凡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763
  • 媒體類型
    其他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