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清明草仔粿

草仔粿為清明掃墓祭品,如同其他粿類,也是糯米製品,只是添加了「鼠菊草」,使成品呈現墨綠色,帶有鼠菊草的清香及草絲的嚼勁。 草仔粿所用鼠菊草,採擷時除去根和粗莖,留下嫩莖、葉和黃花,洗淨後加水煮沸,取出搗磨成絲狀,在製粿過程中和糯米粉、熟糯米粉塊充分搓揉或攪拌混合均勻,即可做出柔軟有Q度的碧綠色糯米糰,取用適量糯米糰包入用豬油炒香的乾蘿蔔絲(或甜紅豆餡),再用木製或塑膠製粿印模具按壓出龜形、桃形等花紋,用沙拉油在表面上塗一層薄膜,放在剪裁適當的芭蕉葉上,即成為油亮碧綠色的半成品,將半成品置入蒸籠蒸熟,原本的碧綠色變為墨綠色,就是常見的草仔粿顏色了。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台灣節慶之美 謝宗榮.李燦郎
  • 全集/系列名
    臺灣節慶之美專題網站
  • 相關地點
    不詳
  • 地點名稱
    國立歷史博物館
  • 緯度
    25.0316
  • 經度
    121.512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