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宋屋五房公廳內部

宋屋五房公廳內部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宋屋五房公廳內部

宋屋五房公廳內部,清乾隆9(1744)8月,廣東梅縣宋姓族人來高、孟梧、伯麟、存候、贍隆等五位,首先渡海來臺。進入公廳,抬頭就可以看到,前後牆壁結合的「拱形結構」支撐了屋頂重量,優良設計建築,才有完全沒有柱子寬敞公廳,大大的增加了祭祀活動空間。五房公廳正廳有一燈樑,懸著五對宮燈,象徵開臺祖宋富麟派下的五房子孫,家家綿延繁盛。牆上掛著多塊聯扁,例如「欽點翰霖」「進士」;左側牆上有「富麟公祠堂賦梅第沿革誌」和「宋氏原始 微子事略」石碑。宋富麟祠堂賦梅第,祖祠佔地廣闊,座落之地據謂為螃蟹穴,堂前有一泉水洞,四季汨汨不乾,長流不息,並引落附近農田灌溉裨益族眾。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0.0
所在地-經度
0.0
是否開放
撰寫者
余金龍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