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元宵節湯圓

上元節家家戶戶吃湯圓,節日前一、二天,人們就會開始準備搓湯圓,湯圓一般是白色,紅色則經過染色效果,白色黏Q,紅色討喜。湯圓也是米食(糯米),用白水煮熟,一家人共同享用,團員又歡樂。在都市裡,有些里長會舉行中秋發湯圓活動,團結了鄰里,也聯絡感情。 節慶飲食有品嚐的湯圓或元宵,其形狀取意為團員,表現年節的吉祥氣氛。市場上常現作現賣,招攬顧客,有手工製也有機器製作。元宵會包餡料,分為甜和鹹兩種口味,甜的口味多是芝麻、花生和豆沙,鹹湯圓包鮮肉,也有新出的玫瑰、桂花、奶油、蝦仁、竽頭和抹葉等特殊口味。 民俗上基於「月圓人亦圓」的心理,講究圓滿如意,飲食文化也表現同一,求吉祥的觀念;臺灣近六十年來配合在地的多族群特色,出現各種口味,南北口味萃於一島,確使佳節平添了一種有趣的節俗食物現象。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台灣節慶之美 謝宗榮.李燦郎
  • 全集/系列名
    臺灣節慶之美專題網站
  • 相關地點
    不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