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原臺灣教育會館

原臺灣教育會館建於1931年(昭和6年),當時作為臺灣教育成果之展示用途,並定時供集會使用。建築物由總督府營繕課長井手薰主持設計,所以風格上與公會堂頗相近,採現代建築之折衷樣式,外表主要貼褐色面磚(#a07856)以及淺褐色面磚做裝飾(#a2855f),女牆並有洗石子(#887e74)之幾何紋樣裝飾。臺灣光復之後曾短時期作省議會之集會場所,其後由美國在臺新聞處租用,迄今改為美國文化中心使用。在臺北市的近代歷史建築中,本教育會館具有1930年代風格的時代意義。本館位於轉角基地上,順著道路境界退縮而建,留出人行道與花臺。在轉角兩側以線性的空間序列,因而平面呈L型配置。本館建築以「退縮而建」手法設計,透過「marche」漸進比例的手法,視角的延伸性創造人們對於建築物在由遠走進的過程中,對建築物有愈近愈趨清晰、由全貌的輪廓愈趨建築的細部的空間體驗感受。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吳宇凡
  • 創作者
    吳宇凡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931
  • 媒體類型
    其他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