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記憶的廚房」一書,2004年,蘆荻社區大學出版,收錄蔡美芳老師在蘆荻社大課堂教授的菜餚食譜,並紀錄師生的生命故事,透過食物呈現料理與人生經驗。
蘆荻社大透過烹飪課程,讓師生的生命故事隨著每一道料理出土,本書不只是手藝的傳授,更涵納人與人關係的故事。這是一本食譜,也是一本故事書,更是一種具有時代性的庶民料理之技藝與記憶。
蔡美芳,1945年生,從小喜歡做麵食及家事,原渴望做個賢妻良母過一生,不料一場婚姻的波折,迫使美芳以幫傭扶養幼兒維持家計,24個幫傭的年頭,也練就一身烹飪好身手,擅長用最經濟的方式,煮出滿桌佳餚,是庶民料理的最佳代表。她也喜歡用佳餚跟大家分享生命經驗。
第一章:麵食入門。故事五:高貴不貴的用錢藝術。
蔡美芳在家中常備自製豆沙泥,不過於甜膩又節省成本,可以製成月餅、鹼粽,更是在課堂中必教的菊花酥與小鳥酥的內餡。她不只自製豆沙泥,也時常改造舊衣物為各式布提袋、拖把等等,量入為出、惜物的精神讓她得以持家、拉拔孩子長大;從節儉到環保的過程,蔡美芳也從中體會到樂趣,並且有著「有錢不見得是富足,珍惜才有快樂」的樂觀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