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馬祖夏季食材─白力魚(鰳魚)

鰳魚,馬祖人稱為「白力魚」,為。白力魚肉質鮮美但多刺,家常多以蒸、煎料理。早年馬祖漁民在捕撈後,多加工製成「糟白魚」(或稱「霉香魚」)外銷。

糟白魚的製作方法如下:以清水洗淨魚身、去除魚鰓及內臟後,以圓木棍將粗鹽塞入魚肚,隨後將塞滿粗鹽的魚放入桶中,以一層鹽、一層魚的方式,逐步將桶子裝滿,封蓋後壓以重物,靜置7 日後取出,將魚身表面鹽巴洗淨,進入日曬程序。專業的加工廠會在製程後期,將魚放入空調室進一步乾燥。

糟白魚在饕客眼中滋味絕佳,尤其在港澳頗負盛名,曾為馬祖創造不少外匯。可惜隨著漁業資源枯竭,製作不敷成本,大規模的加工在民國七十年代就逐漸消失。現在只有少數家庭在白力魚季節製作少量,自行享用。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2018)。107年連江縣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發展整合協作平臺計畫(頁85)。連江縣:連江縣政府文化處。
  • 撰寫者
    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 創作者
    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拍攝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18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