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圳之窯圳遺跡,起源於清乾隆9年(1774年),由廣興庄宋屋來臺始祖宋來高率領族中兄弟子姪,自廣東梅縣來臺輾轉到廣興庄拓墾後,為了取得可靠水源,於是率領當地墾戶開墾了一條灌溉水圳,並興築一道水壩,攔截老街溪上游大坑缺溪的水來灌溉,灌區涵蓋120甲。在長江加油站左轉穿過臺一省道至義興國小,再直走義民路旁到桃園市消防總隊中壢分隊旁,陸光六村圍牆邊連接民權大圳,灌溉當時那片田地,長約1800公尺。「窯圳」名稱由來是因為現在的長江加油站當初為磚窯廠,因而得名。由於窯圳水源穩定,土壤肥沃,而有「東圳西圳,不如窯圳」的諺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