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龍安坡黃宅濂讓居

市定古蹟「龍安坡黃宅濂讓居」位於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七十六巷四號,龍安坡為清代臺北盆地東邊近山地區由福建泉州府安溪移民所開墾之地,黃氏先人於清乾隆年間來臺(1740年),初先墾居淡水蕃薯寮,後再遷居臺北盆地,至第四代由數位兄弟合力建造大宅,即濂讓居。濂讓居建於1897年,當時所用材料頗為講究。宅大體上坐北朝南,四周皆為稻田,阡陌之間一座紅磚三合院(#da7039),很典型的臺灣傳統農宅。其格局又稱為正身帶護龍,初建時只有左右護龍,後來略有擴建,又增加外護龍。所用紅磚可能為臺灣本地所燒製,質地極優,色澤紅潤,作工甚精。屋頂為雙導水,屋脊曲線和緩,反映出平實之感。正堂內木雕仍為初建時原物,雕刻精美,在臺北市所保存的百年古農宅中,具有清末到日據初期之過渡性格,從材料與裝飾特色皆可見之。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吳宇凡
  • 創作者
    吳宇凡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897
  • 媒體類型
    其他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