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水位控制

茭白筍田水位控制分成育苗區與種植區的差別。育苗區在前期剛栽種時須保持潮濕,土不乾裂,苗才能順利發芽生長,直至茭白筍苗長至10公分後即可淹水,以利生長與防治雜草。其次種植區在十二月挖取母株後,即淹水打田,期間直至三~四月種植時都必須淹水,避免去年的母株生長。種植完後也持續淹水,如水源允許,盡量保持田水流動。不行也定期排水換新水保持水質清淨。至六月時可以進行曬田,能促進根部生長,有利於抵抗颱風。接下來收割期也是要持續保持有水狀態。

基本資訊

  • 地點-縣市區
    宜蘭縣
  • 撰寫者
    許哲賓/宜蘭社區大學
  • 貢獻者
  • 時間起
    2019/02/2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