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碧霞宮香爐

碧霞宮前身為1896(明治29)年由陳祖疇等人所建的坎興鸞堂,主祀岳飛。1897(明治30)年,地方仕紳莊贊勳、楊士芳等人號召籌資,與坎興鸞堂共同購地建廟堂。1899(明治32)年廟宇落成,命名為「碧霞宮」,取碧血丹心望曉霞之意。碧霞宮除具有鸞堂的宗教性質外,還有勸善局的功能,因而設有宣講堂以宣講教化,日治時期亦曾開設樂施社,提供信眾米棺以賑恤清寒,為宜蘭舊城重要的鸞堂。

碧霞宮武穆文史館中,陳列有一座古老的木製香爐。爐身隱約可見「己亥年」之字樣,對照干支紀年,正好就是1899(明治32)年,從年份推算,這應該是碧霞宮落成時就開始使用的開基香爐。此文物為當時擔任法院判官的日籍官員木村篤氏所捐贈,見證著碧霞宮從創建以來的歷史變革,也代表當時碧霞宮的網絡關係,不僅包含宜蘭地方人士,連當時在宜蘭的日籍官員都有一定的交流往來。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碧霞宮管理委員會
  • 撰寫者
    張峻浩、陳宜伶 、黃有卿、曾昶尊
  • 貢獻者
  • 創作者
    待考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1899
  • 媒體類型
    照片
  • 尺寸
    長:90公分;深:30公分;高:48.5公分
  • 存放位置
    碧霞宮武穆文史館
  • 材質
    木製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