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林午鐵工廠收藏,1950年代由林午自製的鐵鑼,直徑約73.5公分與74.3公分,深度約13.3公分。
林午1916年生於宜蘭縣羅東鎮,因為年輕時曾在鐵工廠裡學習打鐵、鈑金、焊接等技能,日治時期,便與家中兄弟在宜蘭市區合夥鐵工廠。一次因緣際會,林午在戲班拋售的樂器中買了兩面中國製小鐵鑼,一方面依舊從事機械維修工作,一方面研究鐵鑼製作。1940年代初,第一面鐵鑼製作出成功音色,逐漸摸索出鐵鑼製作的技巧。原本打算鑄模大量生產鐵鑼,但後續測試成品,卻敲不出理想音色,原因出在不同鐵鑼中的成分雜質很多,聲音較短促生硬,且在短短兩三年就會因為生鏽而損壞,所以之後決定改以銅製鑼,著手研究銅片材料,後來才找到軟硬適中且延展性佳的銅片,來打造符合期待的鑼,也從此奠定「林午鐵工廠」以林午銅鑼聞名的契機。
工廠內僅存,這面由林午先生製作的鐵鑼,是林家的傳家之寶,它見證了林午鐵工廠從起步製鑼、材料研究到成為銅鑼第一的傳奇歷史,以及隨時提醒後代子孫回到製鑼初心的象徵意義。
圖片著作權利註記:林浩賢提供(採CC BY-NC 3.0 TW+方式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