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建築為日本時代中國國學大師章太炎旅臺時的居所,章太炎於1898年(明治31年)旅臺,期間約半年,當時為「臺灣日日新報」撰稿。章太炎在臺灣的經驗,反映東亞傳統漢文化的交流,以及臺灣在東亞文明所代表的角色,其故居具有紀念意義地上二層/磚牆。位於剝皮寮歷史街區,二層樓建築規劃作為展覽空間,建築外觀如白牆(#ecece9)、紅磚牆(#c16b46)、少見的立體花瓶瓷磚(#00757f)、立體造型窗戶,及部分內部空間,都仍保持著原貌。
此建築為日本時代中國國學大師章太炎旅臺時的居所,章太炎於1898年(明治31年)旅臺,期間約半年,當時為「臺灣日日新報」撰稿。章太炎在臺灣的經驗,反映東亞傳統漢文化的交流,以及臺灣在東亞文明所代表的角色,其故居具有紀念意義地上二層/磚牆。位於剝皮寮歷史街區,二層樓建築規劃作為展覽空間,建築外觀如白牆(#ecece9)、紅磚牆(#c16b46)、少見的立體花瓶瓷磚(#00757f)、立體造型窗戶,及部分內部空間,都仍保持著原貌。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