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火燒坪靈光殿(一)

跟火燒坪靈光殿(一)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火燒坪靈光殿(一)有關的相片,第1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火燒坪靈光殿(一)

火燒坪靈光殿
從觀音亭現行的行事曆中所交陪的廟宇,很清楚地可以看出清代時期媽宮地區「三甲七保」的說法。「三甲七保」,顧名思義是是保甲制度的運作,三甲為媽宮社的東甲、南甲與北甲;七保則為三甲再加上紅木埕、火燒坪社、後窟潭社與西衛社,合為七保。三甲七保含蓋十座宮廟,包括闔澎宮廟有澎湖天后宮、媽宮城隍廟、澎湖觀音亭。媽宮社三甲的甲頭廟:東甲北極殿、南甲海靈殿和北甲北辰宮,以及火燒坪社的靈光殿、後窟潭社的威靈殿與西衛社的宸威殿, 紅木埕武聖廟等。
上述寺廟,有兩座為日治時期才建立,分別為北甲北辰宮與火燒坪社的靈光殿。馬公北甲北辰宮肇建於1899年,其前身為一神明會組織。庚子年(1900) <北辰宮落成碑記>言「……塑余像者僅只二十二家享爾,祀者不覺四十餘載。時未有廟堂,年年過家越宅……。」1899年(己亥),在北甲居民、媽宮郊商等合力下,於總鎮署西側卜地建廟,1900年完工。同年8月20日,獲得澎湖廳長高津慎的<廟宇建設許可報告>,該報告明確記載北辰宮主神為朱府王爺。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所在地-地址
澎湖縣馬公市文光路35巷7號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3.5746852
所在地-經度
119.5706027
是否開放
撰寫者
許玉河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